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7?《〈什么是比较文学〉序》
比较文学,同近代中国的一些新学问一样,也是舶来品,而且历史并不太长。在不长的时间内,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已经开展起来了,建立了全国性研究会和一些地区性的研究机构,出版了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刊物,老中青的研究队伍也逐渐形成了,一派繁荣兴盛的气象。但是,仔细评论起来,也不是一切皆好。一切新生事物都有一个成长过程,比较文学也决不会例外。根据我个人肤浅的看法,我们的缺憾是一不够普遍,二不够深入,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有不少的空白点,有待于填补。
8?《要尊重敦煌卷子,但且莫迷信》
敦煌藏书被发现以后,形成了一门新学问&ot;敦煌学&ot;。敦煌卷子的价值,较之学者们推崇的宋版书,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正如对宋版书一样,敦煌卷子应受到尊重,但是且莫迷信。我举了一个例子:唐代崔颢的《黄鹤楼》是千古绝唱,在敦煌卷子中也有这一首诗,但与我们通常的本子微有不同。第一句诗,敦煌本是&ot;昔人已乘白云去&ot;,通行本&ot;白云&ot;是&ot;黄鹤&ot;。最后一句诗,通行本是&ot;烟波江上使人愁&ot;,而敦煌本&ot;烟波&ot;则作&ot;烟花&ot;。仔细对比两个本子,恐怕大家都会承认,通行本要比敦煌本好,特别是&ot;烟花&ot;二字,放在这里十分不妥。
9?《唐太宗与摩揭陀--唐代印度制糖术传入中国的问题》
这原是一篇独立的论文,后编入《糖史》第二编,国际编的第五章。第四章&ot;古代印度砂糖的制造和使用&ot;,前面一九八三年的学术研究部分已经介绍过了。这一篇副标题是&ot;唐代印度制糖术传入中国的问题&ot;,可以说是它的续篇。
先将目次抄在下面:
小引
第一节唐代中印交通和文化交流
一、交通年表
二、文化交流
a?宗教哲学
b?语言
c?文学
d?艺术
e?科技
f?动植矿物
三、交通道路
第二节印度制糖术传入中国
第89节:回到祖国(42)
只看这个目次就能够知道,我是在广阔的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来谈印度制糖术传入中国的,我这样做,当然有我的打算。我认为,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专就印度文化传入中国而论,至晚肇始于汉代,中经魏晋南北朝,至唐则登峰造极。制糖术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入中国的。
第一节&ot;一、交通年表&ot;上限是唐高祖武德二年(619),下限是武则天统治结束的长安四年(704),前后将近九十年。在人类历史上,九十年只不过是一瞬间;但是,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中印交通竟频繁到如年表排列的那样,可见两国间的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这些来往都是有内容的,不仅仅是礼节性的,内容就是文化交流。
唐代中印文化交流的内容异常丰富,精神的东西有,物质的也有。而且从表面上看起来,几乎是&ot;一边倒&ot;的样子,好像只有印度的东西向中国流,中国的东西向印度流的情况则几乎不见。事情不可能竟是这个样子,之所以看起来是这个样子的原因很复杂。这个问题,我在上面已经谈过,下面还将谈到,这里暂且不谈。
我把中印文化交流的内容大体上归纳了一下,归纳成了目次中所写的那几项,不要求十分完备。我归纳的a,宗教哲学;b,语言;c,文学;d,艺术;e,科技;f,动植矿物等项,几乎是人所共知、人所共见的。具体内容,我在这里不详细介绍。读者如有兴趣,请参阅本文原文。
因为本文讲的是制糖术,这本来也是属于文化交流的范围内的,为了突出它的重要性,我特意设了一个第二节,专门讲制糖术。这里我要多说上几句话。
中国在先秦时代就已经知道甘蔗,当时写作&ot;柘&ot;。但只饮蔗浆,还不知道制糖。汉代依然如此。后汉、三国时期起,&ot;西国(极)石蜜&ot;传入中国。所谓&ot;西国&ot;或&ot;西极&ot;,极可能指的是印度、波斯一带。稍后,中国就开始使用甘蔗制造砂糖,大概技术水平不会很高。到了唐初,公元七世纪,印度制糖技术,在长年发展的基础上,占世界领先地位。因此,被西域诸国尊称为&ot;天可汗&ot;的唐太宗才派人到摩揭陀(印度)去学习熬糖法。学回来以后,太宗&ot;即诏扬州上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逾西域远甚&ot;。意思就是,在颜色和口味方面,远远超过印度。颜色指的是白色。这本是常见的现象,中国古语说的&ot;青出于蓝而胜于蓝&ot;,指的也就是这种现象。
关于唐太宗派人到印度去学习熬糖法这件事,见之于所谓&ot;正史&ot;,可见其郑重之程度。从唐到宋,有许多书上都有这个记载,我在这里都略而不谈。有一个问题则必须谈一谈:《新唐书》二二一卷上《西域列传&iddot;摩揭陀》说是&ot;学熬糖法&ot;。有的则说的是熬石蜜法。这应该怎样来解释呢?&ot;糖&ot;和&ot;石蜜&ot;是一?是二?这个问题看起来颇简单,实则很复杂。我省去那些烦琐的考证,只说一句:是两种东西。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这个问题的提法,虽亦有可商榷之处,但他对糖和石蜜的区别,则是说得颇为清楚的。他说:&ot;以蔗汁过樟木槽,取而煎成。清者为蔗饧,凝结有沙者为沙糖,漆瓮造成,如石,如霜,如冰者,为石蜜,为糖霜,为冰糖也。&ot;虽然是两种东西,实际上也是一种东西,区别在于生产程序有先后,生产工具有不同而已。
现在归结到我们的主题:唐太宗派人到印度去学习的究竟是&ot;熬糖&ot;法呢?还是&ot;熬石蜜&ot;法呢?这问题看似难以回答,实则,只要了解了上述《本草纲目》中所述的过程,则又十分简单。唐太宗派人学习的是全过程,既包含熬糖,也包括熬石蜜。诸书不同的记载,并不矛盾。
10?《〈中西比较文学教程〉序》
此篇收入《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一书时,改名为《文学的经与纬》。
文中提到了闻一多的一篇文章:《女神之地方色彩》。文章说:&ot;一切艺术应该是时代的经线,同地方纬线所编织成的一匹锦。&ot;从其中引发了我的一个想法: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文学(文化)都包含着两方面的因素:民族性和时代性。代表民族性的民族文学传统是历史形成的,可以算是经线;代表时代性的是民族文学随时代而异的现代化,是共时形成的,可以算是纬线。经与纬相结合就产生出了每一个时代的新文学。
第90节:回到祖国(43)
我进一步又指出了,我们当前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意义在于创造新中国的新文学,在于加强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为全体人类走向大同之域的理想服务。
11?《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
这是一篇报告的录音整理稿,非常长,涉及的问题也非常琐细而广泛。我主要讲了三个大问题:一,&ot;文明&ot;与&ot;文化&ot;含义的异同;二,中国当前的社会情况;三,怎样开展文化交流,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理顺各方面的矛盾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简述如下:一,世界学者给&ot;文明&ot;或&ot;文化&ot;下的定义据说有几百个,这就等于没有定义。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界定二者:&ot;文明&ot;的对立面是&ot;野蛮&ot;;&ot;文化&ot;的对立面是&ot;愚昧&ot;。二,在人类历史上,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让大家共同过上好日子,这与生产力密切相关。眼前中国社会上不正之风严重,中国民族性的消极面依然广泛存在,这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三,我主张,我们要开放,开放,再开放;拿来,拿来,再拿来;交流,交流,再交流。
贤行润身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季羡林谈写作 病榻杂记 学问人生 阅世心语 我的人生感悟 大唐西域记 真话能走多远 白说 牛棚杂忆 一生的远行 另一种回忆录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谈人生 我授徒亿万倍返还! 留德十年
ampampldquo蓝语昕,你以为你能逃开我?ampamprdquo女人莞尔一笑,只是唇角还是夹杂着苦涩,ampampldquo不是我做的。ampamprdquo他眉眼含恨,直接上前握住她的脖颈。但是在她闭眼的时候,他的手瞬间松开。ampampldquo总裁,蓝小姐不见了。ampamprd...
萌师在上逆徒别乱来由作者风与天幕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萌师在上逆徒别乱来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一场车祸,让一个普通医生拥有了透视的能力,第二天,自己竟然成了自己的仇家的女婿?...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野火a的经典小说爱之家福之源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外表阳光内心孤独的戴志成,因为缘分而进入江秋月的生活与家庭。因为爱,他全身心的努力与拼搏。历经三十多年,最终打造出一个幸福满满,快乐多多的爱之家。同时也创立了一个强大的企业集团。...
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经历过父母不停争吵的日子。于是,大多会在心里默默念叨自己以后的婚姻一定不会像爸妈这样,在争吵中度过。田馨,就是其中之一。大学毕业后,她和大多数女孩一样,工作,恋爱。纪德,就是她的男朋友,一个游戏编程员。两人没过热恋期就结婚了。再然后,他们就开始为了各种小事争吵。田馨也在一次次的争吵中,变成了父母那样的人。纪德,这日子没法过了,离婚吧!与大部分女人一样,说离婚,不过是希望另一半能变得更好。纪德也知道这点,所以每次争吵,都不会真的答应。直到某天,在田馨还没提出离婚前,他便拿着结婚证,说我们离婚吧。于是,两人去民政局办了离婚。一个月后,纪德突然出现在田馨面前,就像刚认识时的样子。嗨,今天可别说没空了。田馨很困惑,恼火地质问你玩什么把戏?我们已经离婚了。纪德愣了一下,似乎是想起什么,尬笑着说了句玩笑,便离开了。可是,第二天,第三天之后的每一天,他都重复着同样的举动,好像记忆就停留在两人初识的那刻。后来,她才知道,他得了阿兹海默症,早老性痴呆。所以,如果有一天,你的爱人因病忘记了你,你会怎么做?现实向故事,励志,温馨...
什么是命?我命由我不由天!男人最成功的是什么,就是让那个她对你崇拜仰慕迷恋!曾经我是个废物,但是等我涅槃归来之时,财权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