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伯父曾经生有两儿一女,可是大儿子和小女儿都没能保住,只有一个儿子留下来,就是我的堂兄叶嘉。伯父对我自幼就特别疼爱,又因为我的父亲很早就转往上海中国航空公司工作,常年不在家,所以伯父就自然而然地对我的教养特别关心。我是关在院子里长大的,我自己有两个弟弟,加上堂兄,院子里共有四个孩子。男孩子都喜欢出去交游,而女孩子是不许出去的。伯父古典文化的修养极深,他特别喜欢诗歌,又见我也喜欢诗歌,自然是更加欣喜和愉慰。但其实伯父始终没有一本正经地教过我,只是喜欢和我聊天。他熟知很多诗人词人的掌故,有了工夫就和我闲谈。我的堂兄和弟弟们喜欢在外面玩,就是我喜欢听他聊天,很多掌故就是这么听来的。有一次,伯父和我说起清朝词人陈维崧的词,伯父告诉我,陈维崧的别号叫&ldo;迦陵&rdo;,他写了很多词,是中国词人里写词最多的。清代还有一个词人叫郭麐,别号&ldo;频伽&rdo;,这两个人的别号合起来就是&ldo;迦陵频伽&rdo;。&ldo;迦陵频伽&rdo;是佛经里一种鸟的名字,是一种共命鸟。后来我在国外遇见一个印度学者告诉我,很多佛经里都讲到这种鸟。我还查到《正法念经》里说:&ldo;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伽,出妙声音,若天若人,紧那罗等无能及者。&rdo;(紧那罗是佛经中主歌唱之神)当时这些关于词人别号的掌故让我觉得有趣,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我上了大学,跟顾随先生学诗的时候,有一次先生叫我起个别号,要把我的习作拿去发表,我就想起了这个故事,觉得&ldo;迦陵&rdo;这两个字跟我的名字&ldo;嘉莹&rdo;声音很相近,就用&ldo;迦陵&rdo;做了我的别号。
伯父与父亲都喜欢吟诵,记得每当冬季北京下大雪的时候,父亲经常吟唱一首五言绝句:&ldo;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rdo;那时我自己也常常翻读《唐诗三百首》,遇有问题,就去向伯父请教。有一天,我偶然跟伯父说起父亲所吟诵的那首五言绝句,与我在《唐诗三百首》中所读到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ldo;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do;那首五言绝句,有一些相近之处。一是两首诗的声调韵字有相近之处,二是两首诗都是开端写景,最后写到上楼,三是第三句的开头都是一个&ldo;欲&rdo;字,表现了想要怎样的一个意思。伯父说这两首诗在外表上看虽然有近似之处,但情意却并不相同。&ldo;大雪&rdo;那首诗开始就表现了外在景物对内心情意的一种激发,所以后两句写的是&ldo;心里事&rdo;和&ldo;酒家楼&rdo;;而&ldo;白日&rdo;那首诗开始所写的则是广阔的视野,所以后两句接的是&ldo;千里目&rdo;和&ldo;更上一层楼&rdo;。伯父这些偶然的谈话,使得我在学诗的兴趣和领悟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上初中时,父亲工作的单位在上海,他要求我经常要用文言写信报告我的学习情况。于是每当我写了信,就先拿给伯父看,伯父看后提出修改意见,我改完后再抄寄给父亲。就在我学习写文言文的同时,伯父就也经常鼓励我试写一些绝句小诗。因为我从小就已习惯于背诗和吟诵,所以诗歌的声律可以说对我并未造成任何困难,我不仅在初识字时就已习惯了汉字四声的读法,而且在随伯父吟诵诗歌时,辨识了一些入声字的特别读法,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首诗:&ldo;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rdo;在这首诗中的&ldo;独&rdo;、&ldo;节&rdo;、&ldo;插&rdo;等字,原来就都是入声字,在诗歌的声律中应该读仄声,但在北京人口中,这些字却都被读成了平声。若依北京的口语读音来念,就与诗歌的平仄声律完全不相合了。伯父教我把这些字读成短促的近于去声字的读音,这样在吟诵时才能传达出那种声律的美感。记得伯父给我出的第一个诗题是《咏月》,要我用&ldo;十四寒&rdo;的韵写一首七言绝句。现在我只记得最后一句是&ldo;未知能有几人看&rdo;,大意是说月色清寒,照在栏杆上,但在深夜中无人欣赏的意思。那时我大概只有十一岁,从此以后就引起了我写诗的兴趣。
伯父喜欢藏书,特别是一些收藏家卖出来的古书,他只要看到,都是尽量买下,所以我家的书特别多。我家的五间南房三间做了书房,跟图书馆一样,一排一排都是书架,那时辅仁大学的很多老师、同学都喜欢到我家来找书、查书。伯父喜欢跟我谈书,我也喜欢看书,常常是我想起来看什么书,就跑到书房搬来一套。我们住的西厢房的堂屋靠南墙有一个大躺箱,箱面比现在一般的写字台都大,上面被我堆满了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套《辛稼轩词集》,是元代大德年间的木刻版,字特别大,看起来很舒服,那种感觉我现在还记得。我觉得那时我家到处都是书,除了书房的架子上、堂屋的躺箱上,就是衣柜的顶柜里也都是书。我常常登梯爬高地踩着桌子去翻书,三叔写诗的小本子就是我从顶柜里翻出来的。可惜的是这些书一本也没有保存下来。1974年我第一次回国时,我弟弟说&ldo;大跃进&rdo;时,因为街道要用我家五间南房办公共食堂,他就把那些书很便宜地都给卖了。
伯父的诗我很少见过,只是常常见他写对联。亲戚朋友有谁过生日、结婚,他就写一副贺联。有人去世了,他就写一副挽联。写完之后,伯父经常拿给我看,跟我谈说。那时过年家家都贴春联,我骑自行车出去给长辈们拜年时,伯父就让我仔细看看哪一家的春联写得比较好,回来告诉他。可是我们家门口当年倒是不贴春联的。据说祖父在世时原是贴春联的,联语是:&ldo;春染旧山青,暖消残腊雪;柳舒新翠绿,梅寄隔年华。&rdo;我还记得伯父每年都要新春试笔,新春试笔是在大年初一,伯父拿一张纸,来写一副对联,而且一定要启用一支新的毛笔,大多是用&ldo;七紫三羊毫&rdo;。伯父说因为纯粹的羊毫太软,紫毫是硬毫,这七紫三羊毫硬中有软,正合适。他写的新年联语,多是用这一年的干支作一个嵌字联。记得乙酉年伯父写过:&ldo;乙夜静观前代史,酉山深庋不传书。&rdo;&ldo;乙夜&rdo;是夜里的二更天,古人常说&ldo;乙夜观书&rdo;,是说读书到深夜。&ldo;酉山&rdo;指的是大酉山和小酉山,是古代藏书之处,见于《元和郡县志》,&ldo;庋&rdo;是收藏之意。戊子年他写过:&ldo;戊为吉日诛蟊尽,子绍箕裘号象贤。&rdo;(戊句出于诗经《小雅&iddot;吉日》:&ldo;吉日维戊,既伯既祷。&rdo;)
失明世子的朱砂痣 大唐:如此江山 在A、O之间被迫营业 系围裙的萌汉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末代太监秘闻:孙耀庭传 只要月亮还在 龙傲天今天不开心 妄为 想结个婚可真难 [封神同人]穿成九尾狐,在封神世界发家致富 请君自重 最寒冷的冬天 重生后前夫有了读心术 快穿之娇宠 穿成反派的冷血师父 莺来燕去 渣攻再就业[快穿] 木槿花开 穿越之家有乖夫郎
从一把剑开始杀戮进化穿越成为了一把剑!?杀戮获得进化点,从一把破剑开始,成为一把传说史诗魔剑!...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朽陌的经典小说重生八零团宠小福包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狐族小公主穿到缺衣少食的八零年代,好在有爷奶家人宠,顿顿吃的香香的,小脸蛋那是一个娇嫩萌软。奶奶说这女娃是她的心肝儿,是神仙派下拯救她老陆家的小福宝。村民嗤之以鼻,都说这陆家把个女娃当宝养,这女娃娇滴滴的肯定把陆家吃的穷困潦倒,没落于此。只不过,后来他们没等到陆家哭泣悔恨,却看到陆家盖起红砖房,年年丰收。这方圆百里唯他陆家福运接连不断,财气旺盛。面对贫瘠的环境,小公主叹了口气,还好肚子饿想吃肉...
独自沉浮于黑暗,指尖触摸这孤独!洛孤晨,天生灾厄命格!一切与他接触之人都会受到厄运影响,轻则厄运缠身,重则生命终结。直到某夜,辍学独居的洛孤晨接到神秘的学院招生,为了掌控自身的灾厄命格,他毅然签订入学灵魂契约书。然而,就在洛孤晨领悟自身天生法则的时候,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邪恶意外,产生了一双隐藏在黑暗中的眼睛,戏谑的注视着他书友聚集地387118783现已有三十多人喵!魔辉PS...
重生九零我家老公有点暖重生到被拐卖的那一日,宋湘冉发誓要改变今生的命运!家徒四壁算什么?极品亲戚算什么?宋湘冉撸起袖子大干一番,发家致富奔小康。等等,那个帅气军官算什么?天天上门来转悠,还把自己送上门,能不能让人好好干活了!...
顶级箭神意外穿越,成为一名拥有德鲁伊天赋的野蛮人。他本是一届处男,却不幸被亚马逊部族绑架,变成繁衍工具。天堂地狱纷争再起,恶魔死灵卷土重来,流放之地唯有强者存活。因此他只能射爆天堂鸟人,砍翻地狱魔王,成为空前绝后的战神。谁告诉你弓箭手不能玩近战的!你过来试试?...
搜小说免费提供作者天海的经典小说饲阴人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观看小说卖保险的小屌丝,因为一栋祖宅暴露祖上身份,引来无数鬼道中人的觊觎,为人爱色却不贪色,看上去胆小懦弱,却很有责任感,正直有担当。怨生鬼怪,因果相报,然而以人力控鬼,人心之险恶,尤甚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