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过,虽同为夜读,春夏秋冬,也还是有所不同。我的看法是:春宜读子,夏宜读史,秋宜读经,冬宜读集。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百花齐放,百鸟齐鸣,自然最合适读那&ldo;百家争鸣&rdo;的子书。夏日炎炎,酷暑难熬,那些&ldo;讲故事&rdo;的史书,颇能帮我们度此长夏。也不妨在午间小憩后,于北窗下置一竹床,就一杯冰啤酒读《史记》、《汉书》,便&ldo;不作羲皇上人想&rdo;。秋日里,雁去叶落,桔红穗黄,天高云淡,风静cháo平。大约只有在此时读经,才沉得下气来。至于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的冬天,当然最好是赖在床上躲进被窝,去读诗词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或者如前所说,&ldo;雪夜闭门读禁书&rdo;了。
如果以人生为序,我的主张是:三十读子,四十读史,五十读经,少年时和老年人读集。三十岁以前不懂事,读经,读史,读子,只怕是&ldo;不读白不读,读了也白读&rdo;,还不如多读点文艺书。一来便于入门,二来也能提高修养,至少将来读经读史读子时,不会有文字障碍。实际上好的文艺作品,都渗透着作家艺术家的人生体验和感悟。虽说&ldo;少年不识愁滋味&rdo;,但毕竟少年是一个易感的年华。
在这个年龄段多读些文艺书,培养出对生活的体验感悟能力,是有好处的。至少是,有这份体验和感悟能力,在今后的入生道路上,总不至于&ldo;一路上的好风景没仔细琢磨&rdo;吧!
老年人则是另一种境况。老年是人生的最后阶段。在此之前,该奋斗的奋斗了,该抗争的抗争了,该拼搏的拼搏了,该承受的也承受了。此时此刻,或已功成名就,或已力尽精疲。这时的读书,已全然没有了功利目的,不过是在回味人生和颐养天年,因此最宜读&ldo;集&rdo;。不是说经、史、子就读不得,只是没那个必要,也太劳累,还是免了吧!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的老年人,自己就是一部历史一本经书,还读它做甚?但有此阅历有此见识,读起文学作品来,自然&ldo;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rdo;。那些&ldo;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rdo;的文学作品,其中滋味,怕是只有在这时才能参悟得透。当然,&ldo;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rdo;。人到老年,实际上是什么都能读,读什么都不会白读,也就读什么都无所谓了。
其他年龄段则又不同。
三十而立。而立之年,最宜读子。所谓&ldo;子书&rdo;,不仅指诸子文章,更不限于先秦,而是通指那些有个性有争议的思想类著作。一般的说,三十岁是思想观念的&ldo;半生不熟&rdo;时期(聪慧早熟的天才例外)。大学早已毕业,实际工作也有几年,知识和阅历都有了些,缺的是独立的思想。此时读子,不但读得进,读得懂,读得如饥似渴,而且卓有成效。因为正可用那些&ldo;异端邪说&rdo;来磨砺自己的头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并不是说读这些书就是要全盘接受他们的观点。没这个必要,也没这个可能(诸子观点并不统一)。但毕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而将&ldo;璞&rdo;琢磨成&ldo;玉&rdo;,岂非正是&ldo;而认&rdo;的真义?
四十而不惑。不惑之年宜读史。历史是人类独有的东西。神没有历史,他们生活在永恒(即不变)之中。动物也没有历史,它们只生活于当下。无法生活在永恒的人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变成眼睛只知道盯着食槽的家畜了。因此史书实在是人人该读的(只是时下可供大多数人阅读的史书太少)。不过少年读史,多半是看热闹;老年读史,难免是看笑话。唯中年读史,最能看出门道,当真可以&ldo;以史为鉴&rdo;。但二十读史略嫌早(阅历不够),五十再读又晚了点(其羊已亡),故以四十为宜。四十岁的中年人,钉子已碰了不少,苦头已吃了不少,经验教训也总结了不少。此时读史,还真能有&ldo;恍然大悟&rdo;之感。
五十而知天命。既已&ldo;知天命&rdo;,和&ldo;先知&rdo;们对话,大约,也就不再困难。
因此五十宜读经。当然,我这里说的&ldo;经&rdo;,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儒家经典),而是指那些代表着人类最高智慧,表现出人类终极关怀的伟大著作。儒家的许多经典,反倒是不在此列的。掌握这些智慧并不容易,理解这些关怀也不容易。少不更事的掌握理解不了,七老八十才掌握理解也未免遗憾。&ldo;知天命&rdo;的五十岁,岂非正当其时?
这也不过一孔之见,随便说说,当不得真。读书其实是没有、也不该有什么&ldo;时间表&rdo;的。比方说我自己就是&ldo;知天命&rdo;年的人。读经了没有呢?没有。因此以上所说,诸位最好&ldo;只当放屁&rdo;。读书,毕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还是爱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喜欢谁便是谁吧!
□著述问题
恕不赠书
最近,常有同事、熟人、朋友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你出了那么多书,也不送一两本给我们学习学习?
遇到这种情况,每每也只能打哈哈装糊涂而已。我很感谢这些同事、熟人、朋友。实在的讲,人家向你索书,那是看得起你,至少也是喜欢你,或喜欢你的书。不喜欢,你白送给他,他也未必看,更不用说&ldo;厚着脸皮&rdo;来讨了。中国是个&ldo;礼仪之邦&rdo;,中国人又特别爱面子,开口言借,已是羞于启齿,而况乎索取?
读书人就更是文质彬彬,哪能像红包礼品收惯了的那些贪官污吏一样伸手就要?
之所以言者,无非因为爱之心切,难以隐忍,也就顾不上许多。
事实上向我索书者,也确实是真喜欢我的书,并不都是拿去装门面的。他们拿了回去不但自己看,也传给家人看,甚至还要介绍给别的朋友。尽管常常因此又无端地增加了许多索书者,但私下里往往窃喜,甚至有些&ldo;小人得志&rdo;的感觉(说得好听也可以叫&ldo;成就感&rdo;)。毕竟招人喜欢总比惹人讨厌好吧?何况公然前来索书者,多半总是有此资格或自认为有此资格的。即便如此,也仍要用一种&ldo;半开玩笑&rdo;的口气,免得碰了钉子,大家脸上不好看,可见人家开口,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也是给足了我们面子。倘若拒绝,己非不识抬举?至少也会伤了和气,伤了感情,给人小气吝啬不会做人的印象。
既然如此,送他一本又何妨?
话不能这么说。
首先,是送不起。就说
200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那套&ldo;中国文化系列&rdo;
(《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虽然也是学术著作,但因为是&ldo;随笔体&rdo;的,没有阅读障碍,说的又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没有专业限制,因此索要者也就特别多,而且往往一要就是一套。但这四本书,一套七十三块五,十套七百三十五,一百套就是七千三百五。鄙人一生坎坷,闯荡四方,学问不多熟人不少。当知青时的战友,读大学时的同窗,单位上的新老同事,街巷里的儿时伙伴,亲朋故旧,瓜藤柳叶,加起来何止百人?单是我现在服务的那个系,就上百号人了。如果每人都要送他、套,请同志们想想,在下是不是非得破产不可?
务虚笔记 帝国的终结 十六岁少女 山顶上的传说 病隙碎笔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孤女俱乐部 易中天品三国 史铁生散文文论集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从星空到心灵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女生贾梅 灵魂的事 活着的事 读城记 汉代风云人物 高高的树上
上一世被最亲的亲人所害,未婚生子,声名狼藉,身患绝症死不瞑目。重活一世,任他渣男贱女,各路牛鬼蛇神处心积虑想她死。但不好意思,本小姐智商上线了。重生前,她拼尽全力从百里盛世身边逃离。直到临死前才幡然醒悟,自己错的多离谱。重生后,她为了弥补前世的亏欠,努力对他好。老公,我给你泡咖啡。老公,我给你系领带。老公,我给你暖被窝。男人看她一反常态,严肃认真问知道我最想要什么吗?她摇头。想要和你生个孩子...
战神归来,势不可挡!你们眼中的神,也只能在我的脚下匍匐,颤抖!...
林西楚行知是深爱不轻言小说的男女主角,由作者然非创作的现代言情小说。讲述了林西从没有想过深爱着自己的丈夫会和亲妹妹出轨,而出轨的那天,正好是她和丈夫的结婚纪念日,将林西之前所有的遐想和理想都变成了妄想,她再也忍无可忍,跟丈夫离婚之后,她就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任何人都进不去,突然有一天,楚行知突然闯入了她的世界。...
因家道中落,楚林生不得已过上了勤工俭学的苦逼大学生活。然而,大三末期的一次偶然,却让他获得了吸收魂魄为己用的逆天之术。先是无意间吸收一只色鬼,使他勾引妹子时倍感轻松而邪医鬼的医术不但妙手回春,更能令他杀人于无形至于那生前霉运通天的倒霉鬼,则使他在赌场中风生水起。且看落魄纨绔子弟,如何在缤纷狡诈的都市中,走上了一条左拥右抱睥睨天下之路。罪烟书友3群105637218。已有百万字老坑亡命色徒,本书买断,品质保证,求收藏!...
修仙归来当奶爸修仙归来,有了老婆和孩子。她还要和我...
据说,岚市枭雄霍二爷不近女色,生母成疑的萌娃只好亲自挑选妈咪。万千女性前赴后继却惨遭连连否决,直到漂亮姐姐,缺贴身挂件吗?我和爹地,买一赠一。快看!漂亮姐姐,书上说你命里缺我萌娃操碎心,助攻联盟排起队,卖萌装惨全都会。好不容易拐回家,竟被二爷公然截胡。你不是对女人不感兴趣吗?!二爷拦腰抱起,准备开动,是,但我对你感兴趣。随着了解的加深,她才发现传闻全是假的,套路不是虚的,连儿子都是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