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二详红楼梦甲戌本与庚辰本的年份(第2页)

“凡例”是书名“红楼梦”时期的作品,在“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之前。至于初评,初名“石头记”的时候已经有总批,可能是脂砚写的。“凡例”却不一定是脂砚所作。第一回总批笼罩全书,等于序,有了“凡例”后,性质嫌重复,所以收入“凡例”内。

楔子末列举书名,“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句上,甲戌本有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庚本有个批者署名梅溪,就是曹棠村,此处作者给他姓孔,原籍东鲁,是取笑他,比作孔夫子。吴世昌根据这条眉批,推断第一、二回总批其实是引言,与庚本回前附叶、回后批都是《风月宝鉴》上的“棠村小序”。“脂砚斋编辑雪芹改后的新稿时,为了纪念‘已逝’的棠村,才把这些小序‘

’旧‘

’袭下来。”(注七)

吴氏举出许多内证,如回前附叶、回后批所述情节或回数与今本不符,又有批语横跨两三回的,似乎原是合回,(注八)又指出附叶上只有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没有回数,原因是《风月宝鉴》上的回数不同。其实上述情形都是此书十廿年改写的痕迹。书名“红楼梦”之前的“金陵十二钗”时期,也已经有过“五次增删”。吴氏处处将新稿旧稿对立,是过份简单的看法。

那么那条眉批如果不是指保存棠村序,又作何解释?吴世昌提起周汝昌以为是说保存批的这句,即“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这句带点开玩笑的口吻,也许与上下文不大调和,但是批者与曹雪芹无论怎样亲密,也不便把别人的作品删掉一句——畸笏“命芹溪”删天香楼,是叫他自己删,那又是一回事——何况理由也不够充足。

俞平伯将《风月宝鉴》视为另一部书,不过有些内容搬到《石头记》里面,如贾瑞的故事,此外二尤、秦氏姊弟、香怜玉爱、多姑娘等大概都是。但是吴世昌显然认为《石头记》本身有一个时期叫“风月宝鉴”,当是因为楔子里这一串书名是按照时间次序排列的。甲戌本这一段如下:

……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后因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诗略)

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按照这一段里面的次序,书名“红楼梦”期在“风月宝鉴”与“金陵十二钗”之前。但是“红楼梦”期的“凡例”已经提起“风月宝鉴”与“金陵十二钗”,显然这两个名词已经存在,可见这一系列书名不完全照时间先后。而且“红楼梦”这名称本来是从“十二钗”内出来的。“十二钗”点题,有宝玉梦见的“十二钗”册子与“红楼梦”曲子,于是“吴玉峰”建议用曲名作书名。

楔子里这张书名单上,“红楼梦”应当排在“金陵十二钗”后,为什么颠倒次序?因为如果排在“十二钗”后,那就是最后定名“红楼梦”,而作者当时仍旧主张用“十二钗”,因此把“红楼梦”安插在“风月宝鉴”前面,表示在改名“情僧录”后,有人代题“红楼梦”,又有个道学先生代题“风月宝鉴”。

那么“凡例”怎么径用“红楼梦”,违反作者的意旨?假定“凡例”是“吴玉峰”写的,脂砚外的另一脂评人化名。他一开始就说明用“红楼梦”的原因:它有概括性,可以包容这几个情调不同的主题,“风月宝鉴”、“石头记”——宝玉的故事——“十二钗”。“吴玉峰”为了争论这一点,强调“风月宝鉴”的重要性,把它抬出来坐“红楼梦”下第二把交椅,尽管作者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用“风月宝鉴”。

俞平伯说起删天香楼事:“秦可卿的故事应是旧本《风月宝鉴》中的高峰。这一删却,余外便只剩些零碎,散见于各回。”(注九)

“吴玉峰”后来重看第一回,看到作者当年嘲笑棠村道学气太浓:“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分明对这书名不满。在删天香楼后更不切合,只适用于少数配角,因此“吴玉峰”觉得需要解释他为什么不删掉他写的“凡例”里面郑重介绍“风月宝鉴”那几句:因为棠村生前替雪芹旧著《风月宝鉴》写过序,所以保存棠村偏爱的书名,纪念死者。

“凡例”硬把书名改了,作者总是有他的苦衷,不好意思或是不便反对,只轻描淡写在楔子里添上一句“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贬低这题目的地位,这一句当与“凡例”同时。“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这句,是第一回最后加的一项,因此甲戌本第一回是此回定稿。如果这句是甲戌年加的,此本第一回就是一七五四本。但是也可能是甲戌后追记此书恢复原名经过。

庚本白文本“嬷嬷”有时候作“嫫嫫”,甲戌本第十六回更是“嬷嬷”、“嫫嫫”、“妈妈”相间。——“嬷嬷”是老年高等女仆的职衔,“妈妈”是小辈主人口头上对他们的尊称。但是甲戌本第十六回赵嬷嬷有时作“赵妈妈”,是漏改的江南话。全抄本偶有吴语(注十),作者北方话纯熟后已经改掉了,南京话仍旧有,如“好(音耗)意”,作“故意”解。(注十一)——戚本一律作“嫫嫫”。全抄本统作“姆姆”——庚本第三十三回也有个“老姆姆”(第七六一页),戚本同,是漏网之鱼——与它通部用“旷”是一个道理,都是因为本底子是个早本,陆续抽换今本,起初今本的成份少,因此遇到“俇”字仍旧写作“旷”,迁就原有的许多“旷”字,免得涂改;为求统一,后来也一直沿用下去。为了同一原因,无回末套语或诗联诸回,戚本、全抄本都给添上“且听下回分解”。“正是”二字底下缺诗联的也删了,不然看上去不完整。

吴世昌与俞平伯同样认为甲戌本是书主或抄手集批充总批,以便增加书价。(注十二)但是一方面有删批的潮流,而且删节得支离破碎的楔子也普遍的被接受,显然一般对于书中没有故事性的部份不感兴趣。多加总批,略厚一点的书不见得能多卖钱。

从戚本、全抄本看来,过录本擅改形式都是为了前后一致化。甲戌本后两截扩充总批,为什么两次改变总批格式,回目后批改回目前批,又改回后批?尤其可怪的是第十三至十六回忽然又兴出新款,每回都有标题诗——头八回也只有五回有——而诗全缺,“诗云”“诗曰”下留空白。如果“诗云”是原有的,书商为什么不删掉,免得看上去残缺不全?

这些疑问且都按下不提,先来检视没问题的头八回。

前面说过,甲戌本外各本第一回总批是初名“石头记”的时期写的,与第二回总批格式一样,同属早本。第二回总批有:

通灵宝玉于士隐梦中一出,今于子兴口中一出,阅者已洞然矣,然后于黛玉宝钗二人目中极精极细一描,则是文章锁合处……究竟此玉原应出自钗黛目中,方有照应。……

第八回借宝钗目中,初次描写玉的形状与镌字,却从来没写黛玉仔细看玉。第三回宝黛初会,写玉的全文是“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不能算“极精极细一描”。当晚黛玉为了日间宝玉砸玉事件伤感,袭人因此谈起那块玉,要拿来给她看。“黛玉忙止道:‘罢了,此刻夜深,明日再看也不迟。’”次晨黛玉见过贾母,到王夫人处,王夫人正接到薛蟠命案的消息,就此岔开。显然夜谈原有黛玉看玉的事,与后文宝钗看玉犯重,删去改为现在这样,既空灵活泼,又一笔写出黛玉体谅人,不让人费事,与一向淡淡的一种气派。

第三回不但与第二回总批不符,也和第二十九回正文冲突。第三回贾母给了黛玉一个丫头鹦哥,袭人本来也是贾母之婢,原名珍珠,给了宝玉。第八回初次提起紫鹃,甲戌本批:“鹦哥改名已”(第八页)。但是第二十九回贾母的丫头内仍旧有鹦武(鹉)、珍珠(庚本第六六五页)。第三回贾母把鹦哥给黛玉,袭人也是贾母给的,这一节显然是后添的。原来的袭人本是宝玉的丫头,紫鹃与雪雁同是南边跟来的。第二回写黛玉有“两个伴读丫鬟”,不会只带了一个来。

甲戌本第三回“嬷嬷”先作“嫫嫫”,从黛玉到贾政住的院子起,全改“嬷嬷”。写贾政房舍一大段,脂批称赞它不是堆砌落套的“富丽话”。写桌上摆设,又批“伤心笔,坠泪笔”,当是根据回忆写的。这一段想也是后加的。此后再用“嬷嬷”这名词,是贾母把鹦哥丫鬟给黛玉,下接黛玉鹦哥袭人夜谈看玉一节,是改写的另一段。

庚本“嫫嫫”改“嬷嬷”,就没这么新旧分明,先是“嫫嫫”,到了贾政院子里还是“嫫嫫”,进房才改“嬷嬷”;从贾母赐婢到黛玉鹦哥袭人夜谈,又是“嫫嫫”。一比,甲戌本显然是改写第三回最初的定本,旧稿用“嫫嫫”,下半回加上新写的两段,一律用“嬷嬷”,不像庚本是旧本参看改本照改,所以有漏改的“嫫嫫”。

此回甲戌本独有的回目“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这时候黛玉并不是孤儿,父亲又做着高官,称“收养”很不合适,但是此本夹批:“二字触目凄凉之至”,可见下笔斟酌,不是马虎草率的文字。

回内黛玉见过贾母等,归坐叙述亡母病情与丧事经过,贾母又伤心起来,说子女中“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不能一见”,因又搂着黛玉呜咽。此段甲戌本夹批,戚本批注:“总为黛玉自此不能别往”(甲戌本缺“总”字)。第十四回昭儿从扬州回来报告:“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甲戌本眉批:“颦儿方可长居荣府之文。”同回正文也底下紧接着凤姐向宝玉说:“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可见黛玉父亲在世的时候,她不能一直住在贾家。此回显然与第三回那条批语冲突。第三回那条批只能是指黛玉父亲已故,母亲是贾母子女中最钟爱的一个,现在又死了,所以把黛玉接来之后“自此不能别往”。甲戌本这条夹批与正文平齐,底本上如果地位相仿,就是从破旧的早本上抄录下来的批语,书页上端残缺,所以被砍头,缺第一个字。

庚本、全抄本第三回回目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原先黛玉初来已经父母双亡,甲戌本第三回是新改写的,没注意回目上有矛盾。庚本是旧本抽换回内改写的部份,时间稍晚,所以回目已经改了,但是下句“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俞平伯指出“抛父”不妥。也许因此又改了,所以己酉、戚本的回目又不同。

林如海之死宕后,势必连带的改写第二回介绍黛玉出场一节。原文应当也是黛玉丧母,但是在姑苏原籍,父亲死得更早。除非是夫妇相继病殁,不会在扬州任上。

想成为英雄的灵能力者  王小波集(全8本)  春禧宫谋  诺筱颖傅夜沉今夜星辰似你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一本书读完中外经典故事  德国  快穿之我不要做白莲  中国通史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每天被迫和大佬谈恋爱  飞毡  我有一尊炼妖壶  影后与当红歌手假戏真做了  我在幕后调教大佬  女总裁的战神狂婿  龙凤双宝:妈咪太迷糊  历史的教训  第一快婿  

热门小说推荐
崩坏之死士不是小姐姐

崩坏之死士不是小姐姐

群号741963900我,与实力强到能硬刚十四律者!除了千人律者,你只是单方面的被吊打了吧。我教出了世界最强的人类之一。扯淡,人家强的是枪斗术。我是融合战士,刀术更是超凡脱俗!辣鸡,你就是个失败作啊。人形自走移动式律者沙包。我暗杀专精,没人能在我的刺杀下见到第二天的太阳。你会无双吗?不会。弱鸡。辣鸡死士,在线丢人。...

龙娘

龙娘

作者舞独魂灵的经典小说龙娘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十八年前,我娘顺着黄河流浪到了九星湾,村民都把她当做傻女,将她糊里糊涂的许配给了村里的老光棍。结婚没多久我娘就生下了我,生我当天因难产而死。没有人知道我娘的名字,也没有人知道她怀的到底是谁的孩子。十八年后,我为我娘开坟,在她的棺材里找到一片龙鳞...

救命稻草儿

救命稻草儿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星园的经典小说救命稻草儿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一个会搞笑的女子,女主梁红玉怀抱着大志与权宦缠斗在了一起,咱们的男主韩世忠搅在中间,一个陷阱一盆水,一路坎坷负重行。当朝邪恶盛行,乃至流行,只花石纲就残害了许多人,男女主角在这张谁都在其中的大网之下,却用勾栏搞笑的态度与邪恶狠狠的斗了起来,话说是斗了个你死我活,不共戴天,不死不活,死了拉倒。...

寒门狂婿

寒门狂婿

他出身寒门。三年前,为了给父亲买块墓地,周强甘愿给青山市林家做了上门女婿。三年里,当牛做马,忍辱负重。三年后,得奇遇,一飞冲天。...

做首富从外卖小哥走起

做首富从外卖小哥走起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髙富帅的经典小说做首富从外卖小哥走起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网红美女小哥,你打算一直送外卖吗?叶欢不一定,这送外卖确实太累了,二十四小时待命,太不人道了!说完,叶欢走出大门,坐上限量版保时捷扬长而去,留下网红美女风中凌乱。任务完成,恭喜主人,获得风团外卖百分之十股权合同一份!恭喜主人,完成订单,获得顶级赛车技能!单手法拉利,秀他一脸!当红记者小帅哥,听说你送外卖赚了一百万,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心情吗?叶欢吓了一跳,赶紧拨打银行客服问...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