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1?《新博本吐火罗文a(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第1?42张译释》
这是一篇译释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的文章。前面已经谈过几次,后面还将会谈到。因此,本文用不着再介绍。它只说明,我对这一部吐火罗文残卷的译释工作没有放松。
12?《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复杂性》
这是一篇讲座报告所使用的稿子。文化交流是我一生中最爱谈的题目之一,研究的时间颇长。这一篇报告很长,讲的问题也多。一,文化交流的必然性。我首先给&ot;文化&ot;下了个定义。又区别了&ot;文明&ot;和&ot;文化&ot;的含义。我主张文化产生多元论。多元文化一旦产生,必然交流。二,文化交流的复杂性。讲了三个小问题:(一)研究的方法;我倾向于影响研究,认为平行研究难免玄乎。(二)传统文化与文化交流;传统文化表现文化的民族性,文化交流表现文化的时代性。外国汉学家撰写的《中国晚清史》中所谓&ot;历史继承&ot;指的就是传统文化,其所谓&ot;现实创造&ot;指的就是文化交流。这与&ot;体用之争&ot;与&ot;本末之争&ot;也有联系。(三)全盘西化;我们现在非西化不行,但决不能也不会全盘。下面我举了&ot;糖&ot;的交流,梵文s&39;arkar?,印地文ci,以及西方国家语言中的&ot;糖&ot;字,说明了交流的复杂。
第94节:回到祖国(47)
13?《关于神韵》
在中国文学史上,&ot;神韵&ot;是一个常常出现的词,论诗,论画,论书法,甚至月旦人物,都使用它。到了王渔洋笔下,他论诗主&ot;神韵说&ot;,与袁子才的&ot;性灵说&ot;,翁方纲的&ot;肌理说&ot;,还有其他一些学说,并驾齐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流派。
但是,&ot;神韵&ot;二字确切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这有点像&ot;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ot;,哪一位诗人或理论家都没能够完全说清楚。连主&ot;神韵说&ot;的王渔洋,也没有能完全说明白。他用来说明&ot;神韵&ot;的,仍然不出严沧浪那些老话,什么&ot;镜中之像&ot;,&ot;水中之月&ot;,&ot;羚羊挂角,无迹可求&ot;,如此等等,仍然令人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想援引印度古代文论的说法,来解释中国的&ot;神韵&ot;。
印度古代文艺理论有长久的发展史,在世界文论中能自成体系,公元九世纪至十世纪是发展的全盛时期。九世纪出了一位文艺理论家欢增,写过一本著名的书,名曰《韵光》,把语法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的分析方法运用到分析诗的形式和内容上来。十世纪又出了一位文艺理论家新护,他的名著是《韵光注》,继承和发展了欢增的理论。他从注重形式转到注重内容上来,创立了新的&ot;诗的灵魂&ot;的理论,也就是暗示的韵的理论,为印度古代文艺理论开一新纪元。
这个理论的轮廓大体是:词汇有三重功能,能表达三种意义:
一、表示功能表示义(字面义,本义);
二、指示功能指示义(引申义,转义);
三、暗示功能暗示义(领会义)。
以上三个系列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说出来的,包括&ot;一&ot;和&ot;二&ot;;二是说不出来的,包括&ot;三&ot;。在一和二,也就是表示功能和指示功能耗尽了表达能力之后,&ot;三&ot;的暗示功能就发挥作用。这种暗示就是所谓&ot;韵&ot;。这种暗示义,也可以称之为领会义,有赖于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可能因人而异,而且甚至因时因地而异。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有极大的能动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种&ot;韵&ot;就是产生美感的原因。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大,人们就越容易感觉到审美客体的美。印度文艺理论家喜欢举的例子是&ot;恒河上的茅屋&ot;,详细解释,这里从略。总之,在印度的文艺理论中,凡是说不出来的或者说出来的,具有暗示功能或领会功能的东西,就叫做&ot;韵&ot;。
在中国文艺理论中,有与印度极为相似的情况。因为中国文艺理论,不像欧洲那样进行细致入微或者接近烦琐的分析,也不像上述的印度式的分析,而是以形象的语言,给读者一个鲜明的印象。我前不久写过一篇《门外中外文论絮语》,讲的就是这个现象,这里不再详谈。中国古代文论中喜欢用&ot;不著一字,尽得风流&ot;、&ot;羚羊挂角,无迹可求&ot;、&ot;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ot;等等词句,来描绘说不出的或者无法可说的东西。这种做法同印度的暗示功能、暗示义或领会义,几乎完全相同。印度人称之为&ot;韵&ot;,我觉得,这就等于中国的&ot;神韵&ot;。
在本文中,接下去讲了中国一些书名和印度书名颇有类似之处。中国有《文心雕龙》、《法苑珠林》之类,而印度则有《文镜》、《情光》之类的书名,也颇含有一些暗示的意义,而西方书名则缺少这种现象。
14?《他们把美学从太虚幻境拉到了地面上》
世界上各种学问都有争论,但是美学的争论似乎更多。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是其是而非他人之所是。美学仿佛是处在太虚幻境里,令下界凡人莫测高深。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只有两位学者是例外,一个是朱光潜先生,一个是宗白华先生。他们讲美学讲得真切,讲得实在,令人读了明白。所以我说,他们把美学从太虚幻境里拉到了地面上。
(这是我几年前对中国美学研究的看法。最近我的看法有了突然的转变。我认为,中国美学家跟着西方同行走进了死胡同。我写过一篇《美学的根本转型》,下面再谈。)
第95节:回到祖国(48)
15?《祝贺〈外国语〉创刊十周年》
在祝贺《外国语》创刊十周年之余,我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要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四十多年来外语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不怀偏见的人必须承认,现在大学生的外语水平比不上解放前。其故焉在?这是我们必须总结的,然而到现在还没有人去做。
16?《〈五卷书〉在世界的传播》
这是一篇讲《五卷书》在世界上流布情况的论文。同样的内容,我曾在一九四六年的一篇论文《梵文〈五卷书〉--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里讲过。在现在这篇论文里,我增添了一点新东西,这就是:我讲到了《五卷书》同德国学者的关系特别密切。第一个把梵文本译成了德文的,并写了一篇极长的导言追踪《五卷书》在世界上流布的情况的,是德国学者本发伊。这是十九世纪的事情。到了二十世纪,又有一位德国学者海特尔(johaness
hertel)写了一部书,名叫《五卷书--它的历史和流布》。这里面不一定有什么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实际上只能是一个偶合,然而却不能不说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有趣的偶合。
17?《关于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
这篇文章颇长,讲了下列几个问题:一,吐火罗文剧本的情况;二,印度戏剧的发展;三,印度戏剧在中国新疆的传播;四,印度戏剧与希腊戏剧的关系;五,中国戏剧发展的情况;六,吐火罗文剧本与中国内地戏剧发展的关系。从标题中大体上可以看出本文的内容。最后,我对比了中国戏剧和印度戏剧的特点:(一)韵文和散文杂糅,二者同;(二)梵文俗语杂糅,中国有,但不明显;(三)剧中各幕时间、地点任意变换,二者同;(四)有丑角,二者同;(五)印剧有开场献诗,中国有跳加官;(六)大团圆,二者同;(七)舞台形式不同;(八)歌舞结合,同。
贤行润身 另一种回忆录 病榻杂记 真话能走多远 留德十年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季羡林谈写作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我授徒亿万倍返还!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我的人生感悟 大唐西域记 一生的远行 季羡林谈人生 阅世心语 牛棚杂忆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白说 学问人生
梁小希本以为被陆家收养之后会是前途一片光明。终于可以摆脱那个可怕的双胞胎姐姐,结果这仅仅是梁小希噩梦的开始。陆家大少爷陆震霆是大魔头,冷酷不说还暴戾。每天想着法子整梁小希,还签了个卖身契约,梁小希其实也知道陆震霆这样只是想把梁小希留在身边,保护梁小希而已,因为这个大少爷嘴巴特别硬即使每天受尽折磨,梁小希还是爱着这个看似冷血,实际柔情至极的大叔陆震霆知道梁小希的桃花像露珠一样源源...
我是一个窝囊的上门女婿,在公司被欺负,在家里也被老婆岳母欺负直到一天,父亲突然给我打电话,我家在南非有九十九座金矿,于是,我逆袭了! 儿子啊,怕你穷太久了不会花钱,先给你三千万玩玩?少了?那就给五千万吧...
作者春江花月夜的经典小说重生之谋宠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秦氿重生之后发誓除了要虐仇人护秦家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治好赢允的顽疾,保他一生平安。赢允此生所求不多,盼的是天下太平,谋的是苍生福祉。不过后来,多了一个秦氿,谋的是她,宠的也是她。...
女友因为我穷就弃我而去,却不知家族禁令提前解除,现在的我富可敌国。...
预收接档文盛宠娇妃(清穿)想走太后路线结果走成了宠妃路线(四爷,苏言)现言闭上眼,我要吻你了这里有我的姑娘,千山万水,我都会为了她回来。大甜文文案1做清朝皇太子的格格是什么感觉?苏胭作为一个媚主的妖精,我不仅要担心自己能不能在太子后院活下去,还要担心太子什么时候被他皇帝老子搞死。那么,做皇太子要做什么?胤礽和老爹斗,和兄弟斗,然后宠着那个小娇气包。文案2苏胭是胤礽见过最娇气的姑娘,他还什么都没做,她就两根手指拉着他的衣袖,娇娇怯怯的说疼!偏偏他还觉得小姑娘这样子很合适,想更多的欺负她一下。表面温和实际狠的一比太子爷真又怂又娇气女主。完结文大明宠妃听说未来老公是个胖纸丞相大人养妻实录自产自销我在明朝当贵妃攻略那个小皇帝我给女主当嫂嫂我在秦始皇身边的日子...
追妻三字奥义不要脸!一朝之间,高高在上的莫总化身为宠妻狂魔,就差没有在脸上写着对你爱爱爱爱不完。而唐初微在和莫承南较量的无数个日夜里,一次又一次的妥协,一次又一次的越战越勇。她痴爱着他的时候,他从骨子里厌恶她。她选择遗忘他的时候,他步步紧逼。被某人疯狂追求的唐初微表示今天的你对我冷漠无视,明天的我让你高攀不起,总裁,我们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