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1960年11月5日凌晨,酒泉导弹发射场在探照灯的照射下明如白昼,一枚液体燃料地对地导弹像一座方尖碑屹立在大漠之中,箭体上书写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8个醒目的大字。
●1964年10月16日,周恩来做手势请大家安静,然后宣布:“同志们,毛主席让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已经爆炸成功了!”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载有“东方红1号”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发动机喷射烈焰,火箭伴随着轰鸣声腾空而起,刺向天空。
●努力奉献
白手起家研制导弹
1958年6月,苏联提供的第一批P-2导弹武器系统的图纸资料运抵我国。钱学森带领国防部五院,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投入了紧张的翻译和复制工作。
北京的7月是盛夏季节,酷热难当。但是翻译人员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日夜兼程地工作。忙碌的夜晚,钱学森和机关人员带着西瓜赶来慰问译制人员,使人们倦意顿消、精神倍增。经过突击译制,第一批P-2导弹的图纸资料很快翻译完成,并下发到承制工厂。
8月,苏联导弹专家陆续来华,具体指导仿制工作。9月,国防部五院正式将P-2导弹在我国的仿制型号命名为“1059”,意思是1959年10月完成仿制,并进行首次飞行试验。
导弹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基础工业成就的高度综合,是国家规模的庞大系统工程,它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所有生产部门和各个技术领域。而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面貌还未改变,这为“1059”导弹的仿制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面对重重困难,导弹研制人员没有退缩,他们百折不挠,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忘我工作的精神,把一个又一个困难踩在了脚下。
仿制没有研究和生产基地,科研人员就开展全国大协作,当时全国直接和间接参加仿制的单位有1400多个,涉及航空、电子、兵器、冶金、建材、轻工、纺织和商业等各个领域,其中主要承制厂就有60多个。仿制没有导弹总装厂,就对一座清朝宣统年间兴建的飞机修理厂进行技术改造;设备缺乏,就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自制简易设备,或者想方设法利用国内现有设备;原材料短缺,就努力寻找代用材料,以解燃眉之急。
当时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导弹发动机液氧活门的密封垫圈要求很高,按苏联图纸的规定,只能用3岁公牛犊臀部上没有鞭伤的牛皮制作。我国的设计人员没有简单地照抄照搬,而是结合自己的国情,在吃透技术文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合理制定了新的技术标准,不仅满足了发动机的设计要求,而且解决了材料的来源问题。
导弹部段生产出来以后要进行强度试验,为了能有一个专用的强度试验室,钱学森带领技术人员在一个旧飞机库的基础上,用就地挖坑的办法,解决了机库高度不够的问题,并利用从飞机上拆下的旧部件和自制的承力地轨,仅用半年时间就建成了一座简易强度试验室。
在这个试验室里,技术人员们完成了“1059”导弹的320次静力试验。
经过我国导弹设计和工程技术人员与工人们的艰苦奋战,1960年2月5日,导弹的第一个大部段,即酒精贮箱仿制成功。接着,其余7个大部段也相继完成。
一个多月后,由我国导弹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并施工安装的国内第一座大型导弹发动机试车台竣工验收,并利用苏制P-2导弹发动机成功地进行了初级点火试车。
与此同时,“1059”导弹发射所用国产推进剂的理化性能已经分析、测定完成,弹上仪器和地面设备等关键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有鉴于此,国防部五院于1960年6月28日向中央军委报告,争取“十一”前后完成第一批“1059”导弹的仿制任务,并进行飞行试验。
毛泽东、朱德、邓小平、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谭政等圈阅了这份报告。叶剑英、聂荣臻和刘伯承还作了重要指示。
1960年10月23日0时45分,一趟由18节客、货和特种车箱组成的专列,满载“1059”导弹和仪器、地面设备与特种车辆,以及发射试验人员从北京启程,秘密驶向酒泉导弹试验靶场。此趟专列的级别很高,沿途布满了担负双层警戒任务的民兵和解放军战士,每逢停车时,车上所有试验人员一律下车,警戒战士背向专列警戒,不准任何无关人员靠近。
10月27日,导弹安全运抵发射场。第二天,导弹进入技术阵地进行单元和综合测试。
1960年11月3日,“1059”导弹测试结束,被装上专用运输车送往三号发射场区。
在那里,发射人员用高架起重机把导弹吊到起竖托架上。接着,载着导弹的起竖托架以步行的速度缓缓驶进发射工位,随后起竖托架上的液压装置把导弹竖成垂直的发射状态。操作人员登上工作平台,进行发射前的最后作业。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这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射,中央军委和国防部五院的许多领导都亲临发射场坐阵指挥。
11月4日,在张爱萍、陈士榘两位将军的陪同下,聂荣臻飞抵发射场。他一下飞机就急着了解导弹的测试情况,并叮嘱说:“这是我国自己生产的导弹,试验工作一定要严肃认真,不能有丝毫马虎。”
当晚,聂荣臻告诉大家,周总理已经报告给毛主席,同意明天拂晓发射。
1960年11月5日,是我国历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天。凌晨,酒泉导弹发射场上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在探照灯的照射下,整个发射场坪明如白昼,一枚液体燃料地对地导弹像一座方尖碑屹立在大漠之中,箭体上书写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8个醒目的大字。
这是中国专家仿制的第一枚弹道导弹。它凝聚着钱学森和他的助手们整整两年多时间的心血!尽管当地的气温已经下降到摄氏零下20多度,但是所有参试人员仍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工作着,
试飞就要开始了。聂荣臻亲临发射场为首次飞行试验剪彩。钱学森与聂荣臻并排坐在一起。他望着导弹发射架,心情无法平静下来。
警报拉响了,各种加注车辆纷纷撤离发射阵地。一切发射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然而,钱学森的心也随着警报器的响声更加沉重起来。
严格说来,这仅是一枚“描红弹”。虽然零部件基本上都是中国自己制造的,但那是一种仿制,是照苏联样品弹画的“瓢”。但是,正在仿制期间,苏联当局背信弃义,在我们有些零部件还没有完全仿制成功的节骨眼上,他们便提前撤走了专家。
现在,这个仿制品即将进行全面的考核。它能够经受住考验吗?
这天9时2分28秒,发射指挥员下达了点火命令。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轰鸣,发射台周围腾起一股浓烟,导弹的尾部向下喷吐出橙红色的火焰,随即拔地而起,直刺蓝天。这时,发射场上空天气晴朗,能见度很好。几秒钟后,垂直上升的导弹开始程序转弯,向远方飞去。与此同时,指挥中心不断传来各跟踪台站“发现目标,飞行正常!”和“跟踪良好!”的报告。
火箭越飞越快,忽然向西拐弯了,很快只剩下了一个小亮点,蓝天上空留着一道乳白色的痕迹。
钱学森从发射指挥控制室的座位上缓缓地站了起来。但他的一颗悬着的心仍没有放下。
宠妃无度:冲喜王妃嫁一送一 逆袭二公子 重生之天命可违 春城花开:和平解放云南 都市最强神医 剑二十四 正义审判:在押日本战犯全部审判完毕 我在港综世界签到 噬魔者 冲了几个648礼包穿越就成了魔神至尊 吾承天启 安邦定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成立 爱国新风:全国深入开展禁毒运动 惩罚之战:解放军发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 三湘报捷:衡宝战役与湖南解放 寻忆人 转生即开始 系统对我太好怎么办? 科学春天: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 无端挑衅:揭露美国肆意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深爱闺蜜男友陆泽承,为了闺蜜之情,单渝薇压抑自己的感情,压抑的心肝脾肺肾都疼了。为了逃避分手的事实,闺蜜出国,四年后,突然回国想要挽回旧爱。可是单渝薇已经成了陆泽承的炮友。陆泽承,景诗回来了。那又怎么样?陆泽承将她单薄的身子揽进怀里,声音懒懒,我爱的是你,上的也是你。...
师父是修真界的包工头。项小牡是被师父用花言巧语收为弟子的,一入师门深似海,从此搬砖到天明。于是他成了这个世间,修真界唯一建筑大师的唯一传人。...
杏花村出了个福娃娃,家人疼,村人夸,福气无边乐哈哈。强势偏心奶我就是偏心囡囡,你们不满那也得忍着!炫孙狂魔爷你问这是什么?我家囡囡给我泡的人参灵芝茶!温柔溺宠娘女娃儿要娇养,囡囡别动,这活让你哥哥做!实力争宠爹囡囡,爹带你玩飞飞,骑马马,快到爹爹这来!柳玉笙在家人身后笑得像朵花。一支金针医天下,空间灵泉百病消,陪伴家人红红火火,可是有个男人总往她闺房钻。笙笙,今天还没给我治病。那个王爷,虽然我是神医,可是我真的不懂治精神病。我不是精神病。你是。我不是。他是权势滔天的南陵王,世人都说南陵王风光霁月君子谦谦,如天上明月圣洁。可是当他有了柳玉笙,他就变成了疯子。为她,不疯魔不成活。(男女双洁,护短,绝宠,治愈!甜甜甜!一路甜到底,全程无虐,欢迎入坑!)...
三年后温迟带着两岁半的萌宝归来,与孩子的亲爹苏烨重逢,苏烨是个炒鸡女儿控,两人开启女儿宠爱争夺战的同时,温迟脚踩后母,打脸绿茶妹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吴正东的祖上是拥有近四千顷土地的大户人家,但经历了近代数百年的动乱和劫难,到了他这一代,老吴家最终没落消弭在人群中。但是吴正东心中的豪门之梦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到了二十八岁,吴正东才渐渐明白,豪门或许只能成为心中的一个梦想。然而有梦就有人生,深夜辛勤工作的吴正东一夜之间重生到了十六年前,从此,他心中的豪门之梦又燃烧了起来。多了十六年的履历和经验,且看吴正东如何利用这些优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豪门之路!本书读者群64504261。...